載玻片的材質及作用是什么?如何使用?
材料:載玻片是實驗時用來放置實驗材料的玻璃片。呈矩形,較厚,透光性較好;蓋玻片覆蓋在材料上,避免液體與物鏡接觸,以免污染鏡頭。它呈方形,更薄,透光性更好。
功能:載玻片是用顯微鏡觀察事物時用來放置東西的玻璃片,然后將蓋玻片放在上面,用于觀察生物體。
用法:
1、涂抹法是一種將材料均勻涂覆在載玻片上的制膜方法。
涂片材料包括單細胞生物、小藻類、血液、細菌培養液、動植物疏松組織、睪丸、花藥等。
涂抹時應注意: (1)載玻片必須清潔。 (2)載玻片應平整。 (3)涂層必須均勻。將涂片液滴至載玻片中部右側,用手術刀刀片或牙簽涂抹均勻。 (4)涂層要薄。用另一張載玻片作為推桿,沿滴有涂片液的載玻片表面從右向左輕輕推動(兩片載玻片夾角應為30-45),均勻涂上薄薄一層。 (5) 固定。固定可采用化學固定劑或干法(細菌)固定。 (6)染色。亞甲藍用于檢測細菌,賴特染色用于檢測血液。染色液應覆蓋整個涂漆表面。 (7)沖洗。用吸水紙吸干或烤干。 (8)將薄膜密封。如需長期保存,請用加拿大樹膠密封載玻片。
2、按壓法是將生物材料置于載玻片和蓋玻片之間,施加一定的壓力,使組織細胞分散。
3、裝載法是將生物材料整體密封制成載玻片標本的方法,可制成臨時或***載玻片。
拍攝素材包括:衣藻、水綿、變形蟲、水螅、植物葉表皮等微小生物;昆蟲的翅膀、腳、口器、人類口腔上皮細胞等
載玻片的準備方法應注意:(1)握住載玻片時應平放或放在平臺上。滴水時,水量要適當,以剛好蓋住蓋玻片為宜。 (2)用解剖針或鑷子將材料展開,不要重疊,并壓平在同一平面上。 (3)放置蓋玻片時,從一側慢慢蓋住水滴,防止出現氣泡。 (4)染色時,在蓋玻片的一側滴一滴染色液,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去,使蓋玻片下的標本著色均勻。顯色后,用同樣的方法,滴一滴水,吸出染色液,在顯微鏡下觀察。
4. 切片是由生物體切下的薄片制成的載玻片標本。
由于要求不同,可采用刀片徒手切片,也可將組織塊包埋在石蠟或火棉膠中或低溫冷凍,用切片機切片。切成5-10微米的切片,用于光學顯微鏡觀察。從嵌入環氧樹脂或甲基丙烯酸的組織塊上切下的超薄切片,厚度為20至50納米,設計用于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。一般教學中使用的根尖和莖等切片通常稱為石蠟切片。清潔方法:用水或酒精清洗,然后用棉布或紗布擦拭干凈(使用擦鏡紙,并避免用手指接觸載玻片,以免在其上留下指紋,影響下一步觀察和使用)